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3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30篇
系统科学   58篇
丛书文集   68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585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光源照射可对植形态造成影响,提出LED补光促进中药植物有效药用结构的研究;结合光学与植物学实验的方法,利用复合白光、复合黄光、单色光红光及单色光蓝光4种光谱能量分布的LED光源照射中药植物石楠,控制光照强度在(200±5)μmol m-2s-1,每天日落后延长3 h LED光源照射时间,并测量植物药用结构面积;结果得出白光LED、黄光LED补光能够增大中药石楠药用结构面积;红光LED、蓝光LED可降低中药石楠药用结构发育面积,且红光对植物叶片形态影响程度较大;说明LED光源光谱能量分布能够促进药用植物的有效药用结构面积。  相似文献   
92.
利用实验室规模电渣炉在大气气氛下重熔304不锈钢,考察了不同电流强度(1500、1800、2100A)下电渣锭中夹杂物的特征及全氧含量、硫含量变化,并对钢中硫化物的析出行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电渣重熔过程可以有效去除钢中的夹杂物,但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大,电渣锭的全氧含量和硫含量增加,夹杂物数密度及尺寸增大,电渣锭的洁净度恶化。当电流强度较低(1500A)时,电渣锭中夹杂物主要是以氧化铝为核心、外表裹有硫化物的双层结构,未发现单个的(Mn,Cr)S夹杂;而1800A和2100A重熔时,电渣锭中不仅有以Al-Si-Ca-Ti-Cr-Mn氧化物为核心、外围包裹着(Mn,Cr)S的双层结构夹杂,而且由于电渣锭中硫含量高和凝固过程中残余液相中溶质的富集,其中还有单个(Mn,Cr)S夹杂物存在。本试验条件下,在1500A下重熔更有利于提高304不锈钢电渣锭的洁净度。  相似文献   
93.
局部扩展拟合(RSF)模型可以有效解决灰度不均匀的图像分割问题,但传统的局部拓展拟合模型只考虑了图像上一点在其局部拓展区域内与零水平集相交的情况,易导致过分割现象.为此,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局部拓展拟合方法,即在RSF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图像上每一点在其扩展邻域内与零水平集不相交的情况,并重新定义了此情况下灰度能量的取值,使该点的内部灰度能量与外部灰度能量严格相等.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解决了由初始化问题导致的过分割现象.  相似文献   
94.
利用1961-2014年8-10月西安市7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降水强度指数分析了西安市秋淋天气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是近50年来西安市秋季9~10月降水量最少的阶段.1961年以来西安市共有23 a出现秋淋多雨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较多,1983年和1984年出现强秋淋;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10年代初期,只有1992年出现了1次秋淋天气;2011年以来,秋淋呈明显上升、增强趋势.1961-2014年秋淋天气过程平均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偏多年份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和21世纪.厄尔尼诺使秋季9~10月降水量减少,与秋淋天气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近54年西安市秋淋没有发生显著的气候突变,存在4~6 a、10 a和24 a左右的长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95.
简要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铁矿消费强度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建立了铁矿消费强度的增量分解模型,应用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中数据,分时段对铁矿消费强度进行了增量分解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前,资本形成以低于或基本等于GDP的增速增长,钢铁冶炼及加工业的铁矿消耗系数下降,致使铁矿消费强度降低;2002~2010年间,资本形成增速高于GDP增速,钢铁冶炼及加工业产出效益下降、铁矿消耗系数升高,致使铁矿消费强度大幅上升.因此,钢铁冶炼及加工业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淘汰过剩的低端产能和推动产品结构升级,降低整个经济的铁矿消费强度,达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
光电效应的发现和正确解释是物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因此,正确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尤为重要。文章针对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甚至教师对光电效应基本规律存在的误解及造成误解的可能因素进行了分析修正。  相似文献   
97.
Sr Bi4Ti4O15是一种具有高居里温度(Tc)、高机械品质因数和大电阻率的铋层状结构铁电、压电多功能材料,通过掺入稀土离子的手段,可使其具有上转换发光的特性,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电学性能.在本文中,同时将Ho3+和Yb3+对A位的Bi进行取代,其中Ho3+的取代量为0.06 mol-1,Yb3+的取代范围为0≤x≤0.3,采用传统的固相烧结法制备了Sr Bi3.94-xHo0.06YbxTi4O15陶瓷.主要通过控制Ho3+离子的量不变,调节Yb3+离子的浓度来研究不同稀土离子掺杂量对Sr Bi4Ti4O15陶瓷的形貌、上转换发光特性、以及介电性能的影响.在使用980 nm的红外激光器对Sr Bi3.94-xHo0.06YbxTi4O15陶瓷进行激发下,从上转换发光图谱中可以观察到三个峰,分别为峰位在547 nm附近较强的绿色发光、659附近以及759 nm处的较弱的红色发光.同时可以看到,随着Yb3+浓度的增加,绿色上转换发光的强度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规律,且当Yb3+取代量为x=0.15时,绿色上转换发光强度达到最大值.通过研究上转换发光强度与激发光功率的关系得到,绿色和红色上转换发光均为双光子吸收过程.在研究Sr Bi3.79Ho0.06Yb0.15Ti4O15样品上转换发光与温度的关系时,可以观测到随着温度的增加,547 nm处的绿色上转换发光和659 nm处的红色上转换发光的强度均随之减弱,且I659 nm与I547 nm的荧光强度比与温度存在线性关系,利用这种温度与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关系,可将Sr Bi3.94-xHo0.06YbxTi4O15陶瓷应用于光学温度传感器.  相似文献   
98.
通过总结近年来有关水动力作用对河流中泥沙吸附/释放重金属、磷等污染物影响研究成果,分析了水流紊动强度和流速对污染物在河流水沙两相中分配的影响规律。当水流紊动强度较低时,泥沙主要以床沙形式存在,泥沙对污染物的吸附/释放速率和强度较低;随着紊动强度增大,水沙界面切应力随之增大并促使泥沙悬浮,污染物与悬浮泥沙颗粒接触面积增大,使得泥沙对污染物的吸附/释放速率和强度显著增加。流速对污染物在水沙两相间分配的影响较为复杂。泥沙静止时,流速的增大会减小边界层厚度,增大水体溶解氧含量、氧化还原电位等参数,并使污染物在水体里的扩散由分子扩散转变为以紊动扩散为主,增强污染物在水-沙界面的交换通量,对污染物在水沙两相间的分配产生影响;随着流速进一步增大,床沙逐渐起动、悬浮,此时除上述因素外,泥沙运动状态、悬浮颗粒间碰撞强度、悬浮物的絮凝等均会对泥沙吸附/释放污染物产生影响,由于影响因素较多,作用机制复杂,目前关于泥沙运动对污染物在水沙两相间分配的影响所得结论仍存在分歧。相应的机理研究及数学模型的建立均做了较大简化。综观当前的研究成果,水沙运动及其化学生物过程等对污染物在河流水沙两相中的分配作用机理和耗氧有机物、有毒有机物等污染物与泥沙的作用机理是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高强度训练(HIT)与高负荷训练(HVT),对健美操运动员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针对健美操选手进行为期12周高强度复合式训练,并于运动前、训练中、训练后对受试者血清肌肉损伤的生化指标、体脂率等进行监测.结果:(1)高强度复合式训练能显著降低受试者体质量、体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尿素氮浓度;(2)提升血液葡萄糖、乳酸、肌酸酐浓度,增强天门冬胺酸转胺酶及肌酸激酶活性;(3)血液中的肌肉损伤指标值的提升与体脂下降率呈负相关,这暗示高强度复合式训练有利于肌肉再生,从而促使脂肪组织下降.结论:12周高强度复合式训练使健美操选手体脂明显减少、血液中肌肉损伤指标值提升,表明该训练方式可以促使肌肉再生,吸引全身含碳资源重新分配,使脂肪组织下降、肌肉组织增加,强度越高,碳资源重新分配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0.
Occlusion problem is one of the challenging issues in vision field for a long time , and the occlu-sion phenomenon of visual object will be involved in many vision research fields .Once the occlusion occurs in a visual system , it will affect the effects of object recognition , tracking, observation and operation , so detecting occlusion autonomously should be one of the abilities for an intelligent vision system .The research on occlusion detection method for visual object has increasingly attracted atten-tions of scholars .First,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occlusion problem are presented .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occlusion detec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intensity image and the depth image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 and the existing occlusion detection methods are compared.Finally, the problems of existing occlusion detection methods and possibl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pointed out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